中东的 "土豪 "经常购买
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 Nio 本月再次获得中东主权基金的投资。
Nio 于 18 日宣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的子公司 CYVN 控股公司将投资 12 亿 TP4,以每股 7.50 TP4 的价格认购 NIO 的 2.94 亿股普通股。
这是继中青旅控股公司 6 月份向 NIO 投资 11 亿美元之后,又一次押注 NIO。
12 月 10 日,卡塔尔投资管理局宣布斥资 $2 亿美元收购企业管理软件和云服务提供商金蝶国际软件公司 4.26% 的股份。
目前,欧美基金不太愿意投资中国市场,但中东主权基金却反其道而行之,多次尝试配置中国资产。
全球主权基金(Global SWF)是一个跟踪全球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台,根据该平台的数据,今年海湾地区基金对中国的并购和投资额已从去年的约 $1 亿美元攀升至 $23 亿美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区颖明(Chris Au)表示,目前中东主权基金在亚洲(主要是中国)的投资仅占 1%至 2%,提高这一比例的潜力巨大。他预测,到 2030 年,中东主权基金的投资资本将增长到 $10 万亿美元,其中 10% 至 20% 投资于中国资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另一家阿联酋主权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s)于 9 月宣布在北京开设办事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也于本月初宣布将在中国开设办事处。此外,科威特投资局和卡塔尔投资局在中国市场也特别活跃。
这些在中东管理着巨额资金的主权基金不仅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直接投资中国公司,还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成为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押注中国科技公司。
从投资产业来看,中东主权基金更关注中国的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新消费,其中新能源产业链是中东基金的投资重点。
此外,先进制造业、消费等领域也出现了中东资金的身影。
需要扩大投资的中东基金和需要国际资本支持的中国资产是两条路。
除了看好中国企业的潜力,中东国家也希望通过中国的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和强制消费布局,帮助本国改变依赖油气的单一经济结构,向新能源和智慧城市升级转型。
这就是为什么中东基金经常要求中国公司在投资之外还要落地。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说,在欧美收缩对华投资的情况下,中东资本是一个新的国际资本来源。
这种经济互动正值中国努力扩大其在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之际。中国和中东的政治热度正在转化为经济动力,促进双方之间的资本流动,这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